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期刊列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 关于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的几个问题
  • [摘要]思想史研究是“今人与古人的对话”。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之所以有意义,是因为传统政治思想包含着古往今来的人们共同关心的思想主题。割断古今和回归传统的学术取向都是不可取的。准确理解历代思想家的思想学说,是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的基础性工作,对传统政治思想的准确理解首先应该从解读历史文献做起,应该完整地把握思想家的理论体系,切忌穿凿附会,望文生义。在现代化历史进程日益加速的今天,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应该承担起应有的历史责任,在价值层面上深入挖掘历代思想家共同关注的思想主题,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构提供理论支持。
  • 孙晓春
  • 全文[ PDF 1048481.0 MB ] 2022.3(7):97-105  共有 408 人次浏览
  • 编外扩张的源头治理:历史、制度及价值分析
  • [摘要]机构编制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组织制度,体现出政党治理、集中治理等制度优势,但也存在着编外扩张的“管”或“放”、“异”或“同”以及“去”或“留”等悖论。对编外扩张进行源头分析,可以发现在历史渊源上,编外扩张呈现出“老人老法、新人新规”的历史轨迹;在制度根源上,单位变迁趋势下存在编外扩张的成本迭代控制及制度偏差;在价值本源上,国家治理取向下存在编外扩张的行政效率极化及价值偏离。而对编外扩张源头予以反思,可将其归结为以要素割裂化为特征、以高速度为目标的发展型体制逻辑。由此,在高质量发展主题下,应实现从新人新规到适才适岗、从成本控制到资源统筹、从行政效率到治理效能的治理转向。源头治理分析尝试从历史、制度及价值源头探究编外扩张难题,探寻编外扩张治理对中国特色机构编制改革的启示。
  • 徐刚
  • 全文[ PDF 2198621.0 MB ] 2021.2(6):97-109  共有 702 人次浏览
  • 中心主义国家现代化的历史逻辑——以近代中国社会中心力量转换为中心...
  • [摘要]在中国这个超大型的国家和社会中,从古至今都存在一种居于中心地位、对整个国家和社会发展起到引领和主导作用的社会中心力量。作为中心主体,它通过对中心理念、中心制度和中心过程的形塑,构建了一种中心主义的国家形态,也因之成为中国这个中心主义国家的现代化的根本动力机制。晚清之际,在士大夫分化蜕变后,近代军队以其现代性和组织性暂时充当了过渡时期的社会中心力量,实现了社会中心力量从传统到现代的第一次转换,即从士大夫到近代军队的转换。民国成立10年之后,国共两党的崛起,使社会中心力量由近代军队向政党的转换成为必然。但是,国民党取代北洋军事集团,仅是社会中心力量从传统到现代第二次转换的过渡阶段,即半政党半军队阶段;共产党最终取代国民党,才完成了社会中心力量第二次转换和中国中心主义国家的现代转型。两次转换都体现了中心主体、中心理念、中心制度和中心过程的变革和发展,清晰地彰显出中心主义国家现代化的历史变迁逻辑。社会中心力量的存在及其转换是中国现代国家构建乃至中国政治的一个基本特征。本文尝试为理解中国政治给出一种贯通式、整全性的新解释,为认识国家现代化的多样性和普遍性提供新的理论思考。
  • 王续添 辛松峰
  • 全文[ PDF 2398628.0 MB ] 2021.6(6):97-115  共有 387 人次浏览
  • 马克思主义政治道德的学理透析与逻辑解读
  • [摘要]政治道德作为政治哲学的重要范畴一直被学界所关注。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视界中,作为观念上层建筑或社会意识形式的政治道德,不是抽象的价值理念,而是存在于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关系之中,呈现出鲜明的阶级性。立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对人的本质的深入解读是我们把握政治道德的逻辑起点。作为社会关系基石的生产关系构成了政治道德的物质基础,实现了政治道德理想性与现实性的统一;建立在社会存在基础之上的观念上层建筑使政治道德呈现出价值理性的鲜明特质,兼具科学认知、价值批判与理想追求的功能,从而使政治道德秉持政治正义的价值旨归。伴随着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的演进,政治道德也必然实现历史形态的转化,从而实现政治道德理想性与现实性、批判性与建设性、历史性与进步性的统一,为政治实践的正当性指明方向。
  • 王岩 李义
  • 全文[ PDF 1207067.0 MB ] 2021.5(6):99-108  共有 495 人次浏览
  • 干部容错纠错机制的合理适用及其优化:理论维度与实践路径
  • [摘要]干部容错纠错机制已成为促进干部担当、创新的重要保护与救济机制,但在试点实践中,干部主动申请或党政机关主动适用容错免责机制仍面临不少困境。本文通过对容错纠错机制适用中政府组织、干部个体和公众三方行为偏好互动影响的机理分析,发现容错纠错机制实施过程存在较大的梗阻张力。由于相关各方对容错纠错所持的心理价值、利益选择和面临的不利威胁各不相同,容错纠错机制实施中出现了干部申请动力“偏软”、管理机关问责压力“偏硬”和免责救济途径“偏虚”等问题。进一步的案例剖析表明,干部容错纠错机制本身的优化并不能化解机制的短板,只有从法理、治理和情理三个维度,不断调适各相关方在机制适用中的行为偏好,实现机制文本优化与机制适用环境的耦合,才能提高机制的适用效能。
  • 郭剑鸣、肖颖映、张晓瑶
  • 全文[ PDF 2281748.0 MB ] 2021.4(6):99-112  共有 484 人次浏览
  • 国家规划引领国家发展——基于国家五年规划的政治学分析
  • [摘要]国家规划引领国家发展,已成为当代中国国家治理的一个重要特色。要解释当代中国国家发展,国家规划是一个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五年计划曾在国家发展进程中起到重要作用。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其问题逐渐暴露出来。改革开放以来,国家五年计划发展成国家五年规划,当代中国摆脱了国家发展中的“计划失灵”和“市场失灵”的双重困境,找到了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相结合的有效办法。国家五年规划指引国家发展方向,明确国家发展重点,协调国家发展关系,优化国家发展资源配置。市场经济释放了民众创造和发展的活力,国家五年规划把活力引导到了正确的道路上,实现了活力与合力的有机结合。当代中国国家五年规划引领国家发展的主要经验在于:坚持国家五年规划的统一性,保持国家五年规划的连续性,确保国家五年规划的科学性,增强国家五年规划的可行性,提升国家五年规划的有效性。
  • 殷冬水 周光辉
  • 全文[ PDF 1682434.0 MB ] 2022.5(7):99-112  共有 293 人次浏览
  • 构建民主基础上的国家集权体制
  • [摘要]恩格斯指出,“每个国家,从专制君主政体起到共和政体止,都是集权的”。但是,国内外却存在着对国家集权体制的误读,不少人将集权等同于专制。通过对国家集权体制的理性分析,还原国家集权体制的真实涵义,可以澄清国家理论的这一重大问题。国家集权体制作为国家组织管理制度本身并不等同于专制制度。从历史上不同国家的比较分析中,可以区分出建立在专制政治和民主政治的不同基础上的国家集权体制,专制政治基础上的国家集权体制是专制统治的工具,民主政治基础上的国家集权体制却能避免专制统治的危险。国家集权体制和民主政治体制是现代国家建构的两大不可或缺的制度体系,社会主义民主是国家集权体制健康运行的坚实基础,确立在社会主义民主基础上的国家集权体制,才能实现高效和民主兼具的良好的国家治理。
  • 陈炳辉
  • 全文[ PDF 1288007.0 MB ] 2022.6(7):99-110  共有 195 人次浏览
  • 新时代党政关系的新发展:基于“六位一体”的新型党政统合关系
  • [摘要]在中国的政府运行过程中,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一直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共产党将其政治理念和逻辑贯穿到国家行政体系的结构与运行过程中。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正在成为一个现代的理性科层制国家。本文基于对中共中央与国务院关系的分析,发现一方面执政党通过“六位一体”的体系来领导行政过程,另一方面行政体系又享有“被嵌入的自主性”,在中微观的行政决策及其执行过程中,仍然享有一定的自由空间。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党政关系是一种建立在执政党主导基础上的新型党政统合体系。
  • 刘鹏、李海林
  • 全文[ PDF 1444093.0 MB ] 2023.2(8):101-112  共有 261 人次浏览
  • 冲击与回应:突发事件中的治理现代化进程
  • [摘要]基于冲击—回应逻辑,从突发事件应对所需的法规预案、信息管理、组织协调、评估问责等环节分析改革开放以来突发事件对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影响,可以发现:突发事件构成中国法治政府、透明政府、高效政府、协同型政府、责任政府建设的重要驱动力量,有效推动着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进程。突发事件不仅带来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增量”,同时也明确了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常量”,即彰显了中国国家治理的制度优越性与治理现代化须坚持的一些基本制度、理念与原则。未来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有待于进一步将防范与治理突发社会风险的经验制度化,将暴露的制度短板补齐,不断推进法治、透明、高效、协同、责任政府建设,更好平衡动员式治理与规制性治理、信息内部掌握与外部公开、中央统筹有力与地方治理有效、政府负责与社会协同、行政问责与行政激励间的关系。
  • 王伟进
  • 全文[ PDF 2116.0 MB ] 2020.5(5):101-113  共有 664 人次浏览
  • 精准扶贫背景下国家权力与村民自治的“共栖”
  • [摘要]国家权力与村民自治的“共栖”是精准扶贫背景下国家权力以项目资源和官员下派等方式整合进入乡村带来的乡村社会治理变化。本文从“国家中心”“社会中心”“社会中的国家”三个视角梳理国家权力与村民自治的关系,以此作为解释“共栖”的理论起点。本文发现国家权力重新回归乡村社会对乡村基层治理产生了结构性影响,即国家权力下沉与村民自治并不是此消彼长的互斥关系,而是协调共生的“共栖”关系。乡村社会变迁并非单向过程,而是国家权力和乡村社会回应之间持续互动的结果。精准扶贫过程中贫困户识别和退出、产业引入和发展以及帮扶资源的分配和监督某种程度上影响了乡村内部发展,带来我国村民自治的新实践。“共栖”概念反映了我国乡村社会协调治理模式的探索,对村民自治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 章文光 刘丽莉
  • 全文[ PDF 1533.0 MB ] 2020.3(5):102-112  共有 687 人次浏览
  • 政党代表性危机与西方国家民粹主义的兴起
  • [摘要]西方国家民粹主义的兴起,是代表性危机的结果。从政党政治的角度,主流政党疏离社会、融入国家,由代表组织转变为统治机构,导致政治回应性的弱化。主流政党代表功能的萎缩,促使社会成员转向民粹主义的替代模式。为了控制政策议程,民粹主义政党仍然需要遵循选举政治的逻辑。民粹主义固然挑战了主流的民主模式,但它同样可以在调整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基础上重构政党体制,扩展政治代表的渠道。只有客观地分析国家、社会与政党在代表性建构中的互动机制,才能准确地认识民粹主义的社会基础及其发展趋势。
  • 高春芽
  • 全文[ PDF 1305.0 MB ] 2020.1(5):102-111  共有 1274 人次浏览
  • 试点与实验:社会实验法及其对试点机制的启示
  • [摘要]试点是中国政策创新与制度建设的一个重要机制。试点有助于在可控范国内降低政策创新和制度变迁的风险,但对试点效果的评估容易受到选择性偏差和霍桑效应的影响。社会实验技术的运用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改善的可能性,它比自然实验设计和统计控制分析方法对观察数据的处理更能有效地减少各类偏误的影响。本文在讨论社会科学偏误类型和控制机制的基础上,总结了社会实验法的分类、设计原则、实施程序及其在社会科学中的应用。社会实验可以对偶然因素、偏误和混淆因素实现有效控制,为政策评估和因果推理提供可靠依据。当然,社会实验在适用范国和实施方面也面临很多限制和挑战。从实践层面看,试点机制如果能吸收社会实验法的相关要素,可以将政策创新与制度建设建立在更为坚实的基础之上。
  • 刘军强 胡国鹏 李振
  • 全文[ PDF 1600.0 MB ] 2018.4(3):103-116  共有 1010 人次浏览
  • 政治变革与“学统”调适:中国政治学萌芽时期的断裂性演化
  • [摘要]学界通常将京师大学堂开设政治学课程作为中国政治学的发端标志。然而,这一共识忽视了一个重要事实,即讲授现代政治知识的课程首先出现于维新派兴办的地方性学校。联系维新运动以来直到民国初年的政治变革进程,并结合现代高等教育发展进程,观察中国政治学萌芽时期生成演化的历史逻辑,可以发现,帝制国家的“政统”与“学统”高度绑定,政治变革要求引入新的政治知识和培育新型政治精英,并建立新式“政学”,政治变革推动的现代高等教育发展进程形塑了中国政治学萌芽时期的演化进程。从帝制国家的维新变法到预备立宪,再到共和革命,中国政治变革道路发生了断裂性变化,中国政治学也由此经历断裂性演化,从儒学底色的“政学”模式转向了日式法政科模式,转到了美式政治学系模式。
  • 程文侠
  • 全文[ PDF 1644750.0 MB ] 2021.3(6):103-113  共有 794 人次浏览
  • 当代中国公民政治价值观结构及特征初探
  • [摘要]公民政治价值观的内部一致性程度及与时代发展的契合度,关系到国家的发展与未来。为进一步了解当代中国公民政治价值观的结构和特征,本研究通过两轮开放式问卷调查的质性分析,构建、开发了中国公民政治价值观的结构与初始问卷;同时,通过三轮调查收集了超万人次的数据资料,形成了中国公民政治价值观的最终问卷,对中国公民政治价值观的结构进行了验证,进一步分析、比较了其整体特点和群际差异。结果表明:(1)当代中国公民政治价值观是一个由人民导向、爱国主义、崇尚法治、公平正义、和平稳定、国富民强、政府有为等七个因素构成的多维结构体系;(2)对中国公民政治价值观的内涵进行总结提炼,可以将其总体特征概括为“济世兴邦”,其中既包含心系苍生的胸怀理想,也显现出强国富民的抱负志向;(3)对济世兴邦总体特征和七个维度的得分进行比较分析,不同群体表现出明显的群际差异,但群体差异的具体趋势,还需在多样本数据分析中进一步验证。
  • 郑建君、赵东东
  • 全文[ PDF 1700405.0 MB ] 2022.4(7):103-118  共有 462 人次浏览
  • 数字政府的技术资本侵蚀问题论析
  • [摘要]资本侵蚀是政府需要面对的一个历史性问题。进入数字化时代,这一问题又出现了新的表现形式,其中技术资本侵蚀表现得尤为突出。出现这一状况既是传统政府资本侵蚀问题的延续,更是因为现代数字政府与技术资本之间产生了新的契合点。技术资本对数字政府的侵蚀经过了由浅入深的历程:从技术层面的信息控制和技术内嵌,到权力层面的权力依赖和权威迁移。这一侵蚀行为容易导致数字政府结构异化、履职受限、行为效率下降、数字能力弱化等问题。针对此现象,在优化数字政府内部的监管方案与协作机制的同时,要强化数字政府的服务本位和掌舵意识,提高数字政府的信息运用能力和对话沟通能力,建立健全各级数字政府的数字能力评估体系,循序渐进地稀释和化解这类资本侵蚀带来的不良反应。
  • 许开轶 谢程远
  • 全文[ PDF 1651231.0 MB ] 2022.2(7):103-114  共有 492 人次浏览
  • 压力传递与政策执行波动——以A省X产业政策执行为例
  • [摘要]目标考核责任制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层层下达考核目标并强化官员的激励和压力来保障政策的执行。在官员激励受到削弱的情况下,地方政府日益依靠自上而下的压力驱动。A省X产业政策执行的案例说明,如何传递压力是影响政策执行及其波动的重要因素。政策优先度、量化程度和执行监控机制等构成了政策执行的结构性约束,塑造不同的压力强度并导致政策执行的不同效力。但在结构性约束不变的情况下,压力的强度也并不稳定和确定。传递压力的不同微观机制,即对压力的不同传达、激发、把控和拿捏,甚至不同官员的工作能力、经验和偏好,都会对压力的传递产生影响,使得政策执行处于波动中。压力传递的方式和力度与制造压力的结构性约束同样重要。
  • 黄冬娅
  • 全文[ PDF 1800.0 MB ] 2020.6(5):104-116  共有 793 人次浏览
  • 乡村振兴进程中协商民主嵌入乡村治理的内在机理与路径选择
  • [摘要]协商民主作为重要的民主制度设计和治理形式,对于优化乡村治理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与价值。将协商民主嵌入乡村治理,实现协商民主与乡村治理的有效融合,契合党和政府推动乡村振兴战略顺利实施的迫切需要。协商民主嵌入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过程,不是单纯的制度吸纳和整合,而是包括制度嵌入、行动嵌入和认知嵌入在内的多维嵌入结构和过程。从全国各地的治理实践来看,民主协商机制尚未真正嵌入乡村治理的各个环节和各个领域,协商民主的制度优势和治理功能未得到充分发挥。为此,必须加快协商民主嵌入乡村治理的进程,将协商民主理念嵌入到广大农村基层干部和群众的认知之中,形成有事好商量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不断健全与完善协商民主的各种体制机制,促进协商民主制度优势转化为乡村治理效能。
  • 张等文 郭雨佳
  • 全文[ PDF 1565.0 MB ] 2020.2(5):104-115  共有 868 人次浏览
  • 数据赋能:数字政府治理的运作机理与创新路径
  • [摘要]内容提要:智能化时代的来临,需要发挥数据赋能效用,构建数字政府治理体系。当前,在政府与时俱进的改革意识与创新理念、强大高效的资源整合与实施能力、相辅相成的技术进步与创新实践,以及全面普及的网络文化与民主氛围影响下,数字政府呈现出基础设施云化、全触点数字化、业务在线化、数据运营化的治理特点,其转型逻辑反映了扁平沟通的互动理念、政务数据的协同共享、精准服务的优化供给以及科学决策的有效输出。数字政府治理尽管具有强大的治理效能,但是当前依然面临着部门需求响应慢、数据孤岛现象多、服务协同性差、业务一致性弱的问题。全方位深化政府数字化转型,未来需要实现从信息化普及到智能化应用的理念创新、从数据孤岛到数据流通共享的数据创新、从职能驱动到社会需求驱动的服务创新,以及从单向决策到共商共建共享的决策创新,最终提升数字政府的治理绩效。
  • 沈费伟 诸靖文
  • 全文[ PDF 1740603.0 MB ] 2021.1(6):104-115  共有 788 人次浏览
  • 一线治理:乡村治理现代化的机制调整与实践基础
  • [摘要]治理体制与治理机制是塑造乡村治理结构的双重维度。转型期乡村社会的复杂时空条件限制了乡村治理体制扩张的治理效能,进而激活了一线治理的场景。一线治理是直面问题、回应群众的治理形态,具有鲜明的问题导向和实践本位,并呈现为富有弹性的治理结构。沿着党群关系脉络,一线治理突破了村庄治理单元并深入乡村治理体制,奠定了治理机制调整的实践基础。根据体制位置的层级差异,一线治理面临不同的体制约束条件,并产生了灵活的治理机制调整方式,因而具有政治整合倾向。在乡村治理现代化过程中,一线治理弥合了科层体制的治理缝隙,促进了政治逻辑与行政逻辑的协调联动,维系了乡村治理结构的有效性与正当性。为此,需要着眼于党政体制的制度优势,基于“不变体制变机制”的基本原则,坚持体制稳定性与机制灵活性的辩证统一,稳健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
  • 杜鹏
  • 全文[ PDF 1706.0 MB ] 2020.4(5):106-118  共有 701 人次浏览
  • 经验的归经验,规范的归规范——如何走出政治思想史的学科危机
  • [摘要]政治思想史是政治学的知识基础,然而作为学科的政治思想史却面临着巨大的危机。政治思想史研究中存在难以证明自身价值、影响知识积累的四类典型问题:“思想介绍”“贴标签”“虚构思想史”和“替代政治史”。因而,政治思想史研究应当确立经验导向和规范导向两种不同的价值标准:经验导向旨在还原历史真实,可以在“思想—思想”“社会—思想”“思想—社会”等三个方向做出解释;规范导向旨在提出新的命题,以发现“更优的规范性概念”和“更优的论证”等两个方向为评判标准。合理的政治思想史学科体系,不仅有助于政治思想史研究真正形成知识积累,也将为政治学的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打下坚实基础。
  • 黄晨
  • 全文[ PDF 1192289.0 MB ] 2022.3(7):106-114  共有 416 人次浏览
«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